异地就医那么难,互联网医院能做什么?
录入编辑:争实科技
我国有近4亿流动人口,包括农民工、异地养老群体、因工作或学习需要异地生活的人群等,异地就医需求巨大。我看到异地就医的难点主要有几个方面:备案手续复杂(需要各种证明材料)、报销流程繁琐(可能需要回原籍地办理)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(优质医疗集中在大城市)、费用结算困难(特别是门诊费用)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痛点。
互联网医院能做什么呢?
在简化流程方面,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线上备案服务,通过"国家医保服务平台"APP、"粤医保"小程序等渠道办理,大大减少了跑腿。
在诊疗服务方面,互联网医院能提供在线问诊、远程会诊、电子处方等服务,这对慢性病患者特别有用,比如一位新疆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解决了在兰溪取内固定物的问题。
在医保结算方面,国家正在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,目标是到今年底60%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跨省门诊联网机构,明年底每个县至少有1家。
在资源调配方面,互联网医院能促进分级诊疗,通过远程医疗让基层医生得到上级医院指导。
不过也存在一些挑战: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(医疗数据很敏感)、技术标准不统一(影响信息互通)、老年人使用数字工具的障碍、医保政策落地差异。
那么,互联网医院该如何帮助老年人简化异地就医备案和结算流程呢?
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,因为老年人是异地就医的主要群体之一,尤其是在随子女异地居住养老的情况下,他们面临着备案手续复杂、技术操作困难、报销流程繁琐等问题。
其一是关于2025年医保新政策亮点,包括备案人群全覆盖和流程简化到极致,这对老年人非常友好。其中特别提到长期居住老人异地养老、随子女生活6个月以上,备案后直接结算,无需每年重复申请;临时外出老人旅游探亲突发疾病,急诊抢救无需备案,住院费用直接结算。备案材料也大大简化,不再需要居住证、户口簿等证明文件,多地支持个人承诺书代替证明。
其二是指尖办理,提升了异地就医备案的便捷性,庆阳市推出的"亲情代办"功能,亲属可在医保服务平台通过"为他人备案"模块,上传代办人及参保人证件,远程完成备案。这对帮助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非常实用。
其三是线上备案的具体操作流程,包括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公众号办理备案的步骤。同时提供了线下备案的替代方案,为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保留了传统办理方式。
其四是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,特别是门诊慢特病异地如何结算的问题。目前全国200多个统筹地区实现了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放化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。
另外是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困难的问题,杭州互联网医院在支付宝上线,有适老化设计,包括字体放大、页面简化,并提供8个常用便民模块,支持一键转人工。宁波镇海区推出老年版挂号系统,解决了老年人网上就医操作困难的问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卫健委推出的便利老年人就医十项举措,包括设立老年人快速预检通道、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、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流程、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等。
总而言之,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备案极简操作、亲情代办与线下兜底双轨并行、适老化界面改造及慢病全程管理,系统性化解了老年人异地就医的流程痛点。据2025年数据,线上备案使94.5%的老年人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,但未来仍需进一步推广人脸识别、语音交互等技术,并扩大门诊慢特病结算范围,让更多老人享受“零跑腿”医疗服务。
下一篇:没有了!